2021年3月23日,正在福建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三明市沙縣總醫院,實地了解醫改惠民情況。“現代化最重要的指標還是人民健康,這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礎。把這件事抓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應該是全黨全社會必須牢牢樹立的一個理念。”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健康是1,其他都是后面的0。1沒有了,什么都沒有了。
醫改是世界性難題,對中國這個發展中國家和人口大國來說,“答題”的難度和挑戰更甚。近年來,三明醫改以藥品耗材治理改革為突破口,堅持醫藥、醫保、醫療改革聯動,為全國醫改探索了寶貴經驗。2016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聽取了三明醫改情況匯報,要求總結推廣改革經驗。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標。”黨的十八大以來,為推動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增進人民健康福祉,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讓我們一起來深刻領悟、準確把握!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健康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條件,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也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追求。”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戰略高度,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把保障人民健康作為我們黨為人民奮斗的重要目標,大力推動我國衛生與健康事業加快發展,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不斷完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水平穩步提高,不僅顯著提高了人民健康水平,而且開辟了一條符合我國國情的衛生與健康發展道路。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
2016年8月19日至20日,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時強調,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優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保障、建設健康環境、發展健康產業為重點,加快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打下堅實健康基礎。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彰顯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為更好保障人民健康指明了著力點和努力方向。
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
2020年1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2020年2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時強調,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一項重大任務。2020年3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同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和專家學者就疫情防控科研攻關工作座談時強調,黨中央高度重視、迅速作出部署,把疫情防控作為頭等大事來抓,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擺在第一位,提出了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總要求,明確了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總目標。
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價
2020年5月22日,習近平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指出:“我們黨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黨在任何時候都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這是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在重大疫情面前,我們一開始就鮮明提出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在全國范圍調集最優秀的醫生、最先進的設備、最急需的資源,全力以赴投入疫病救治,救治費用全部由國家承擔。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價。”
發展衛生健康事業始終處于基礎性地位
2020年6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專家學者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時強調:“人民安全是國家安全的基石。”“只有構建起強大的公共衛生體系,健全預警響應機制,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織密防護網、筑牢筑實隔離墻,才能切實為維護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進程中,發展衛生健康事業始終處于基礎性地位,同國家整體戰略緊密銜接,發揮著重要支撐作用。”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2020年9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時指出:“為了保護人民生命安全,我們什么都可以豁得出來!從出生僅30多個小時的嬰兒到100多歲的老人,從在華外國留學生到來華外國人員,每一個生命都得到全力護佑,人的生命、人的價值、人的尊嚴得到悉心呵護。這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為民理念的最好詮釋!這是中華文明人命關天的道德觀念的最好體現!這也是中國人民敬仰生命的人文精神的最好印證!”
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
2021年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醫藥衛生界教育界委員時強調:“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堅持基本醫療衛生事業的公益性,聚焦影響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和主要問題,加快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織牢國家公共衛生防護網,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
一個人民健康水平不斷提高的社會,才是充滿生機活力而又和諧有序的社會。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群眾對健康安全的要求日益提高,保障和改善人民健康對于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保障國家長治久安具有重要意義。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攬全局、系統謀劃,從黨和國家事業全局出發,作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重大決策部署,從民生關切著手,實施一系列利當前、惠長遠的重大舉措,為人民群眾的共同追求、為民族復興的光榮夢想不斷夯實健康之基。
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長遠謀劃
2013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人民身體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涵”。2014年12月,在江蘇鎮江考察時,他再次強調“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2015年10月,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作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決策部署,健康中國建設駛入了“快車道”。
把健康中國建設作為重大民心工程
2016年8月19日至20日,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時強調:“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是我們黨對人民的鄭重承諾。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這項重大民心工程擺上重要日程,強化責任擔當,狠抓推動落實。”“在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過程中,我們要堅持中國特色衛生與健康發展道路,把握好一些重大問題。要堅持正確的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以基層為重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預防為主,中西醫并重,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
明確健康中國建設的路線圖
2016年8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制定和實施“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保障人民健康的重大舉措,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重大意義。同時,這也是我國積極參與全球健康治理、履行我國對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承諾的重要舉措。
發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號召
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要完善國民健康政策,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習近平總書記發出進一步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動員令:“全黨全國一定要統一思想、齊心協力、開拓進取,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不斷取得新的成就,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貢獻!”
推動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
2020年6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專家學者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時強調:“要總結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爭經驗,豐富愛國衛生工作內涵,創新方式方法,推動從環境衛生治理向全面社會健康管理轉變,解決好關系人民健康的全局性、長期性問題。”“要倡導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開展健康知識普及,樹立良好飲食風尚,推廣文明健康生活習慣。要推動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把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理念貫穿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全過程各環節。”
加快實施健康中國行動
2020年9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時指出:“要在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同時,聚焦影響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和主要問題,加快實施健康中國行動,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完善國民健康促進政策,創新社會動員機制,健全健康教育制度,強化重點人群和重大疾病綜合防控,從源頭上預防和控制重大疾病,實現從以治病為中心轉向以健康為中心。”
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建議》把“衛生健康體系更加完善”作為“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的重要內容,作出“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戰略部署。“十四五”《規劃綱要》專章闡述“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并且強調“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深入實施健康中國行動,完善國民健康促進政策,織牢國家公共衛生防護網,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生命期健康服務。”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醫療衛生服務直接關系人民身體健康。”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將深化醫改納入全面深化改革統籌謀劃,并對深化醫改作出系統部署,統籌推進醫療衛生事業發展,滿足了人民群眾快速增長的醫療衛生服務需求。
推動醫療衛生工作重心下移
2014年12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鎮江市丹徒區世業鎮衛生院,了解農村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和村民看病就醫情況。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推動醫療衛生工作重心下移、醫療衛生資源下沉,推動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真正解決好基層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堅持基本醫療衛生事業的公益性
2016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時強調,“要堅持基本醫療衛生事業的公益性,不斷完善制度、擴展服務、提高質量,讓廣大人民群眾享有公平可及、系統連續的預防、治療、康復、健康促進等健康服務”。“要堅持正確處理政府和市場關系,在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領域政府要有所為,在非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領域市場要有活力。”“要著力推進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建設,努力在分級診療制度、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全民醫保制度、藥品供應保障制度、綜合監管制度5項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建設上取得突破。”
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國特色基本醫療衛生制度、醫療保障制度和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和全科醫生隊伍建設。全面取消以藥養醫,健全藥品供應保障制度。”
改革完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
2020年6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專家學者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時強調:“要建立穩定的公共衛生事業投入機制,改善疾病預防控制基礎條件,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要優化完善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職能設置,健全以國家、省、市、縣四級疾控中心和各類??萍膊》乐螜C構為骨干,醫療機構為依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網底,軍民融合、防治結合的疾控體系,建立上下聯動的分工協作機制。”
大力發展衛生健康事業
2020年9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時指出:“要堅持政府主導,強化政府對衛生健康的領導責任、投入保障責任、管理責任、監督責任。要加大公立醫療衛生機構建設力度,加強國家醫學中心、區域醫療中心、縣級醫院建設,加快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讓廣大人民群眾就近享有公平可及、系統連續的預防、治療、康復、健康促進等健康服務。要推進縣域醫共體建設,改善基層基礎設施條件,落實鄉村醫生待遇,提高基層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的能力。”
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要有突破
2021年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醫藥衛生界教育界委員時強調:“要加大公立醫療衛生機構建設力度,推進縣域醫共體建設,改善基層基礎設施條件,落實鄉村醫生待遇,提高基層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努力在健全分級診療制度、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全民醫保制度、藥品供應保障制度、綜合監管制度等方面取得突破。”
繼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2021年3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省三明市沙縣總醫院調研時強調,“十四五”期間要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繼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增加醫療資源,優化區域城鄉布局,做到大病不出省,一般病在市縣解決,日常疾病在基層解決,為人民健康提供可靠保障。